壹点发布|乐陵: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
齐鲁晚报网 2023-07-28 09:42:22


(资料图)
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 孙文丽 实习记者 郑娜

7月27日,德州市举行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”专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九场——乐陵市专场。乐陵市副市长张磊出席发布会,介绍乐陵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。

近年来,乐陵市始终将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总抓手,抗牢“粮食安全、食品名市、城乡融合“三面旗”,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,以提高粮食产能为重点,以农民增收为核心,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,成功入选国家玉米全产业链典型县,获评国家级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、山东省“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”重点县等荣誉称号,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

以产业振兴为引擎,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。扛牢“粮食安全”大旗。探索国有企业参与创建新路子,“吨半粮”核心区实现规模化经营全覆盖。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7.55万亩。今年小麦又喜获丰收,全市平均亩产607.5公斤,小麦产量54.86万吨,增长4.59%,“吨半粮”核心区小麦平均亩产648.6公斤,九成实现产能达标。

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。蔬菜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,蔬菜平均年总产量33万吨以上。建有全国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生产基地,全国唯一的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。开展“食品名市”建设。以“粮头食尾”“农头工尾”为抓手,开展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,鼓励食品加工企业产业内联动,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。

以人才振兴为关键,不断引入农村发展新力量。.壮大乡村人才力量。近五年,累计招募“三支一扶”大学生127人。通过公开招聘,为基层事业单位补充大学生991人,已成长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。强化技能人才培育。大力实施职能技能提升行动,探索创新“戏说培训”“培训大篷车”等培训模式。近五年,累计免费培训群众2.6万余人次。今年,乐陵市“鲁菜师傅”创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获批省级试点,进一步将鲁菜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,实现以培训提技能,以技能促就业。激发乡村人才活力。推动基层职称制度改革落实落地,1182名符合条件的乡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评审并聘任到位。开展农民职称评审工作,已有101名农民获得职称证书。

以文化振兴为支撑,提振农村发展精神气。文化阵地全面覆盖。开展样板镇(村)创建工作,高标准创建样板镇2个、样板村3个,以点带面,推动全市乡村文化建设水平整体提升。每个乡镇(街道)建设至少1处文化体验活动场所,为基层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文化服务。文化惠民触手可及。除常态化开展“送戏下乡”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外,还引进儿童剧来乐演出,推动乐陵战歌秧歌等非遗项目登上央视舞台。实施“月月有活动、季季有主题”工程,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300余场。文化“双创”激发活力。乐陵市现有“非遗”项目203个,其中省级2个,德州市级28个。建成市级非遗工坊11处,依托非遗工坊面向农村待就业人群开展职业特色培训,已开展传习活动14场,参训人员超1000人。每年举办多期农民画创作培训班,农民画实现年收益约三十万元。

以生态振兴为保障,打造宜居美丽好乡村。坚持生态治理。实施了以“八清零一提升”为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,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厕任务。截至2022年底完成厕所改造6.5万户,清洁取暖改造8.6万户,107个小区和32条道路实施了雨污分流改造,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8.4%,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.7%,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。建设生态村镇,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试点、山东省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先进县”;“三水共治”、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模式等。创建“美丽庭院”2.6万户,建成全国文明村1个、省级美丽乡村6个。擦亮生态底色,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,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、农药减量增效等措施。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预警,全市所有省控点风险为无风险,耕地环境质量为优先保护类。

以组织振兴为导向,开创党建引领新局面。在建强基层堡垒中实现组织振兴。推动村庄建制调整,1042个原行政村合并为130个行政新村,建立五级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,开展“八个一”组织联建活动。实施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行动,村党组织划分为“强基”“创优”“示范”3种类型分类建设。在锻造骨干力量中实现组织振兴。先后回引124名人才到村任职,把优秀人才一步步发展为党员、村干部,壮大乡村组织振兴力量。在强化运转保障中实现组织振兴。重点抓好队伍、阵地、经费三个方面,提高村级组织运行保障能力和水平。壮大队伍,选派453名机关干部到村担任“乡村振兴指导员”。严守阵地,落实村干部坐班值守制度,推行“乐一码”网上办事平台,让群众少‘跑腿’。

下一步,乐陵市将继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、三产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,不断适应新情况、新要求和新变化,结合区位条件、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,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道路,让群众成为新征程中的最大受益者。